李建偉:數字技術重塑政府高效能治理優勢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7-07 10:14:43
摘要: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政府的治理方式也發生著深刻變化,數字政府建設成為當下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上線試運行剛滿一周年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載體,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如何充分釋放新技術的活力為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正成為熱點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李建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政府建設是政府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實施公共治理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運用科學技術更好地“寓治理于服務”。所以,要釋放新一代信息科技的活力為政府賦能,關鍵在于“能用技術”“用好技術”,讓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治理中真正發揮作用。
李建偉表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是黨和國家制定的重要戰略。自2018年,伴隨著全國各省區市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展的“一網通辦”的普及,政府公共服務部門逐步搭建了快速、精準、高效的數字化辦公流程和政務服務模式,實現“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為民眾和企業提供的公共服務加快由“便利化”向“極簡化”轉變,有效降低了政府治理成本,提升了公共服務質量,這已經為進一步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各級各地政府又積極應用新技術開展疫情防控,使得政府治理水平再次得到顯著提升,表現在了三個方面。
一是顯著提升治理的精準性。李建偉認為,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不僅可以有效防止人與人物理接觸,減少病毒傳播感染風險,更具有顯著的感知、識別與預測功能,能夠推動政府精準施策,精確支撐應急狀態社會需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國近年來面臨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正值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激增,客觀上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和防控難度。一些地方和部門利用互聯網、大數據、AI智能語音助手等,‘零接觸’排查人群、追蹤定位新發患者當中密切接觸人群、實現人群精準定位,提前對熱點疫區的疫情風險進行評估,為快速研判疫情發展、部署應急準備、實施精準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李建偉分析說。
二是顯著提升治理的協同性。李建偉表示,充分、準確、高效的信息支持是多主體參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前提。政府部門通過推動各類信息數據資源整合,推進數據匯集、數據共享,建立起以大數據為支持的綜合防控體系,為疫情防控中多主體協同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后臺支持。同時,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群眾也通過技術工具和信息平臺,開展社會捐助、志愿服務、弱勢群體救助、心理咨詢等活動,形成了“線上線下”統一的群防群治網絡,有力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
三是顯著提升治理的有效性。李建偉表示,此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大數據、移動應用程序、“云治理”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有效降低了一線防控人員的工作壓力,也為城鄉“網格化”管理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性。例如,全國各地廣泛采取“健康碼”模式,既有助于追蹤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人員,還可以對轄區內居民和企業的防疫情況進行全面掌握,有力地強化了“網格化”管理的效力。部分地方政府還通過發揮“云治理”的民意搜索功能,主動分析社交網絡留言評論等海量信息,洞察群眾觀點和社會情緒,及時開展宣傳和教育活動,積極回應各種民意訴求和民意事件,有效增強了社會信心,穩定了社會心態。
可以看到,新技術正逐漸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推動力之一。不過,還需注意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治理工具和手段的現代化,更需要治理主體理念、能力的現代化。李建偉表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僅靠新技術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全方位的發展與改革配套,以數字政府建設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共同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