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泉:推進數字政府治理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7-10 09:32:12
摘要:
數字時代來臨導致數字政府治理客體出現明顯分化,對網民而言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能夠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對非網民而言情況完全相反,多種因素共同催生這種差異化結果。從前景來看,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減少非網民數量,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治理客體分化造成公共服務非均等化
數字時代全面來臨對數字政府治理客體產生明顯影響。從是否擁有且能夠熟練地使用智能設備方面來看,公民這一數字政府治理最重要客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別:網民和非網民。網民即擁有且能夠熟練地使用智能設備的公民;非網民是指未擁有或無法熟練地使用智能設備的公民。對這兩類群體而言,數字政府治理的意義存在明顯差異:數字政府治理事實上主要向網民提供數字公共服務,由此在網民與非網民之間出現數字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進入數字時代以來,我國的非網民數量持續減少,《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1997年10月,我國網民總數為60余萬,在總人口中占比為0.5%;與此相比,2020年3月,我國非網民總數為4975萬,在總人口中占比為35.5%。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我國非網民總數量及占比將進一步下降,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會得到解決。
在實體空間中供給公共服務,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觀環境影響,如某些公共服務難以有效覆蓋人煙稀少的地方,由此必然出現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較低的區域或領域,催生公共服務非均等化這一問題。數字時代全面來臨使公共服務同時存在于實體和虛擬空間中,數字政府治理是在虛擬空間中供給數字公共服務。對網民而言,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意味著更多公共服務以數字化形態出現,只要具有網民這一身份就能夠十分便捷地獲取公共服務,因此對網民而言,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有助于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難以解決某些地域或領域存在的數字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催生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如無線網絡無法覆蓋的某些山區,這些地區的群眾必然較難獲得某些數字公共服務。也正是大量非網民難以獲取數字公共服務,由此在非網民與網民之間出現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梢?,從宏觀上來看,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對大部分網民而言助推了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對非網民而言則提升了公共服務非均等化程度。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影響因素
數字政府治理阻滯或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從數字政府治理主體方面來看,影響因素主要有:數字政府治理供給公共服務的水平差異,數字政府治理供給公共服務的多元化程度差異。如某些地方的數字治理主體未充分重視數字治理建設,導致這些地方沒有電腦等上網設備、無法連接互聯網,這種情況下即使非網民自身條件較好(懂電腦或網絡、懂拼音、有時間上網等),也會因為客觀條件所限而無法上網,難以有效獲取數字公共服務。
與數字政府治理主體方面的影響因素相比,數字政府治理客體方面的因素影響力更大。
首先,同一行為在不同空間中的結果存在差異。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不僅在“共享”層面上對公共服務具有重要影響,在權利平等、機會均等方面對公共服務也具有重要影響。例如在實體空間中,謙讓這種傳統美德以及插隊這種不當行為會對獲得公共服務的先后順序產生影響,但這些情況通常不會出現在網民獲取數字公共服務的過程中,而且非網民常常無法獲取數字公共服務。可見,有效推進數字政府治理,不但在網民中強化了公共服務均等化,而且提升了網民與非網民之間的均等化程度。
其次,同一因素在不同空間中的作用存在差異。治理客體獲取公共服務過程中,某些因素在不同空間中的影響會完全相反。以年齡因素為例,數字政府治理客體在實體空間中獲取某些公共服務時,年齡較大常常是一個有利因素,如老年人更容易獲得跳廣場舞的場地,乘坐公交車或地鐵時更容易擁有座位;在虛擬空間中獲取數字公共服務時,年齡較大常常是一個不利因素,如某些老年人不會使用電腦或智能手機,根本無法獲取某些數字公共服務。可見,年齡較大這一因素對治理客體在現實和虛擬空間中獲取公共服務的影響完全相反;數字政府治理引致的數字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也主要對年齡偏大的公民產生影響。
再次,數字政府治理客體的能力與需求存在差異。某些公民長期是非網民,難以獲取數字公共服務,這一情況主要與這些公民的文化水平相關。文化水平偏低致使這些公民不懂電腦、網絡及拼音等,從而難以獲取數字公共服務。宏觀上來看,非網民受自身能力所限難以獲取數字公共服務,這種限制源于非網民自身的現代化速度慢于環境的現代化速度,最終導致自己被“隔離”于數字時代之外。另外,在數字時代,一些公民因工作和生活必須運用網絡,而另一些公民則不一定需要運用網絡。不需要上網或對上網不感興趣的公民,在一定程度上遠離了數字時代。這些公民極有可能具備上網的能力和客觀條件,但受自己的需求或興趣影響而成為非網民,進而在獲取數字公共服務時(與網民相比)明顯處于劣勢,由此在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過程中強化了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
實現數字服務均等化的前景與途徑
宏觀上來看,非網民出現于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演進過程中,這一群體總數量會隨著數字時代的持續演進而逐漸減少,即非網民這一群體有效推進自身的現代化,最終實現與數字時代宏觀環境的相互適應。這意味著我國絕大部分成年人將隨著時代演進成為網民,由此數字政府治理能夠在絕大部分公民中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值得注意的是,非網民不可能完全消失,如嬰幼兒不可能是網民,也就意味著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因此,需要在數字政府治理過程中尋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有效途徑。
第一,強化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政府治理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提供或通過付費方式由某些私營部門提供無障礙使用的上網設備;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應合力降低上網費用、增加非網民收入,降低上網費用過程中應維護各方相關利益;增加非網民收入有賴于政府實施諸多惠民政策,執行這些政策的過程中私營部門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進程時,應注意強化數字政府治理平臺建設,提升數字公共服務的多樣化水平,并在“便民服務中心”等地方設置專人協助非網民獲取數字公共服務。
第二,革新非網民理念。數字政府治理主體有必要借助諸多舉措使非網民明晰上網的便利之處,如方便與家人或親屬聯系,方便銷售或購買商品,方便獲取專業信息。在黨委領導下,政府部門、公益部門和私營部門等主體可以加強宣傳或辦一些培訓班。使非網民明晰使用智能設備的益處,并在實踐過程中強化使用智能設備的積極性,助推其成為網民,從而能夠便捷地獲取數字公共服務,使數字政府治理能夠有效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三,強化非網民自身條件,促使非網民演進為網民。這一領域工作的展開,需要政府部門、公益部門、私營部門和公民等多元主體在黨委領導下共同努力。大量非網民通常不會主動強化自身條件,因此政府部門、公益部門甚至某些私營部門有必要提供免費上網培訓指導。使非網民懂電腦、網絡和拼音等。強化這些條件能夠為非網民演進為網民創造基本條件,助力數字政府治理,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作者單位: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