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大師歸根在文化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7-14 17:00:43
摘要:
——訪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長黃力
走進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清新整潔的環(huán)境讓人心曠神怡。走廊里安放著沙發(fā)和小茶幾,陽光透過玻璃,暖暖地照在走廊中的綠色植物上。隔著實驗室半透明的玻璃,科研人員忙碌的身影若隱若現。為了了解微生物所是如何培養(yǎng)研究生的,國科大記者團專訪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黃力。
外表儒雅,內心堅毅的“海龜”
黃力,有一副典型知識分子的氣度,溫文爾雅,思路清晰。他是1996年回國的,在國外所學的專業(yè)是微生物,畢業(yè)后在美國Pomona學院任助理教授。那個時候,我國的科技水平與美國相比差距較大,但是國外安逸的生活,優(yōu)越的科研環(huán)境沒能留住他歸國的步伐。根據自己所學專長,黃力打定主意要進微生物研究所。他寫信給當時的微生物所所長:“我什么都不要求,只要有一個地方,能有張實驗臺,可以做點想做的事情,希望將來能有‘浪里淘金’的可能。”就這樣,黃力舉家回國了。盡管他知道國內科研條件有限,自己要求也不高,但是實際條件之差令他感到有些意外。那時微生物所還在中關村的老樓里,破舊不堪,分配給他的是一間空空蕩蕩、二十幾平米的屋子,沒有任何儀器設備。黃力滿腔的熱情被這個冷清的屋子降了些溫,但是他沒有離開,沒有抱怨,而是留下來,一直做了下去。現在的中國科學院無論是科研課題、硬件設施,還是生活條件,已經不亞于發(fā)達國家,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海外歸國學者,甚至還有外國專家前來工作。可是,在黃力回國的那個年代,中科院的工作、生活各方面條件都不完備,沒有梧桐樹,也難引金鳳凰,一位已經在國外知名院校獲得助理教授職位的學者能在此時回國,的確是難能可貴,而支撐他回來的只有“信念”。
自由探索精神與社會責任感并重
關于研究生的培養(yǎng),黃力表示:“做導師,我希望傳遞兩樣東西,第一,希望我們的學生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這是科研的靈魂;第二,對社會要有責任感,一方面要考慮國家需求,為社會做點有用的事,另一方面科學也有可能帶來負面的東西,要想辦法避免,以免造成負面影響。”
黃力始終把自由探索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貫穿于整個研究生教育過程,希望學生在這兩方面能有體會和感悟。但同時他也提到,這并不是簡單地開一堂課,通過簡單的灌輸能做到的,而只能在潛移默化中傳遞。這兩點也是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東西,是科學文化的主要內涵。
培養(yǎng)大師,歸根在文化,氛圍是一種力量
談及培養(yǎng)大師的問題,黃力認為關鍵是文化。為了培養(yǎng)大師,中國需要培育科學文化。黃力說:“文化是方方面面的,不是某一個東西,是所有細節(jié)的總和。”
微生物所的五個研究室每年都要召開各自的年會,學生、老師要做報告,這對每個學生來講是一種訓練,同時也有利于形成一種學術氛圍,有利于培育文化。
談到國內外的學術氛圍差異時,黃力舉例說:“我在國外時,坐班車上班,經常聽到,博士后和研究生議論跟自己研究項目相關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這兒議論的多半是與實驗關系不大的東西。這與國外的一些地方比起來,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區(qū)別。”
黃力認為,這雖然是小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科研氛圍,那么經過長時間的熏陶,就會有不同的感悟,就會讓自由探索精神融入血液。
研究生應知道為何而來
到中科院研究所就讀的學生,有多少是對科研感興趣的?據調查,可能三分之一是有興趣的,而大部分是沒興趣的。既然沒興趣為什么來呢?黃力認為,這與中國社會和我們的教育體制相關。國內中小學都是應試教育,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和了解科研,但是做科研、當科學家在中國社會又有較高的地位,容易得到父母、家庭的支持,社會的尊重,因此許多學生隨大流走到科研的道路上來了。但是他們從沒想過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或是壓抑自己的興趣。由于只專注課本知識,大多數初到研究所的學生對研究生階段要做的科學研究缺乏足夠的了解,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因此,在黃力看來,解決發(fā)現、培養(yǎng)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至關重要,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
科普讓孩子們了解科學
黃力認為,科研興趣應該從娃娃抓起,他非常熱衷參與科普活動,從1998年就開始參加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讓有志于研究科學的中學生到科研實踐中去了解什么是科學,并和他們建立長久的聯系。
他說,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中學生真正了解科學是怎么回事,無論是否喜歡,知道什么是科學就可以了;也希望同學們到微生物所了解、學習之后,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決定將來是否走科研的道路。
而這些科普活動確實起到了作用。黃力舉了個例子,北京四中有位學生, 2002年的整個暑假都在微生物所開展科研實踐。他學習成績比較好,被保送到了北大物理學院,專業(yè)是生物物理,畢業(yè)后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博士,博士畢業(yè)后在哈佛大學做研究。正是少年時代在微生物所的經歷,使他了解了科學,并與一些老師建立了長久的友誼,這也使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比較順利,能夠堅持,因為一直有人在幫他、指導他。這個學生做得確實非常好,去年還拿到了美國生物物理學會博士論文第一名。而另外一個學生在微生物所實習之后,覺得自己對做科研沒興趣,高考選擇了中文系。
“給孩子們一個機會,經過學習、認識什么是科研,讓他們更加正確地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黃力認為,在中小學生中開展科普活動非常有必要。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黃力認為,到了研究生階段,導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作為國家級的科研機構,微生物研究所不僅要開展基礎理論研究,面向國際科學發(fā)展前沿,而且還要面向國家戰(zhàn)略需求,為生產實踐服務,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知識、技術和人才。
微生物研究所在科技布局上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創(chuàng)新價值鏈。除了擁有以五個研究室為主的核心研究體系,研究所還建立了上游的微生物資源中心和下游的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學生在讀期間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從源頭的基礎數據積累到中間的技術開發(fā)、再到下游的技術轉讓,他們都有充分發(fā)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目前,微生物所轉移轉化中心實行“所企融合”的機制,黃力說:“希望在其人員隊伍中,三分之一是微生物所編制、三分之一是研究生、三分之一是企業(yè)人員。這樣,學生既能學到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現代科研技術,又能和企業(yè)的工程師、技術工人接觸,了解企業(yè)的需求和生產經驗,獲得生產一線的工作能力。”
細節(jié)決定成敗
常言道,細節(jié)決定成敗。黃力說,在營造所文化方面,要做的事很多,但他特別強調要注重各個細節(jié)。他舉例說:“前幾天我發(fā)現電梯里的一個小開關壞了,就請后勤管理人員盡快把它修好,讓它嚴絲合縫。因為,此事雖小,但卻體現了一種對生活質量、管理質量的追求。又如,所里洗手間的熱水就給一些來訪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感到很人性化。去過微生物所的人每次見到我?guī)缀醵紩峒斑@一點。”
黃力最后強調,如果不注意細節(jié),什么東西都是應付過去,那么什么事情都很難做好。如果單單拿出一件事來,每一件事情可能都很小,但是如果每個細節(jié)都注意到了,嚴密細致,形成習慣后,就不會再輕易習慣另一種環(huán)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傳統(tǒng)、形成了文化。而文化帶給我們的是溫暖、是希望、是信心、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