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梁:“兩山論”引領“十四五”高質量綠色發展
- 作者:
- 安徽新天源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 最后修訂:
- 2020-09-03 10:48:25
摘要: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8月15日,是“兩山論”提出15周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為著名的科學論斷之一。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浙江安吉縣余村,習近平總書記說,“余村現在取得的成績證明,綠色發展的路子是正確的,路子選對了就要堅持走下去。”
回顧15年來“兩山論”孕育、誕生、發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歷史進程,可以說,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標志的“兩山論”,自其誕生起,就是一部鮮活的關于什么是綠色發展、堅持什么樣的綠色發展、怎樣綠色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堅持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統一,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美麗中國的統一,是關于解放綠色生產力、發展綠色生產力的綠色經濟學思想、自然辯證法和嚴密的實踐范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謀篇布局“十四五”規劃之年,必須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兩山論”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更加系統把握“兩山論”科學完整的實踐范式,以“兩山論”為引領,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全面推動“十四五”高質量綠色發展。
如何理解“兩山論”的科學論斷
“兩山論”體現黨建設生態文明的意志基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為著名的科學論斷之一,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倡導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理念追求。“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進了十九大報告,《中國共產黨章程》增加了“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的表述,彰顯了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新的發展觀、歷史方位的價值取向。恰如“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歷史性里程碑意義一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背景和愿景下,“兩山論”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
“兩山論”體現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是人類社會實現綠色發展的共同財富。生態文明建設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屬性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生態文明本身是對工業文明發展理念的科學揚棄,同時必須深刻認識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創新之路,是對工業文明傳統模式下原有發展觀、價值觀、財富觀和生態觀的突破,是對傳統發展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兩山論”的科學論斷,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了生態文明發展的中國范式,改造和提升工業文明的發展模式,它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一樸素的道理正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
如何以“兩山論”為引領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
以“兩山論”為引領,全面探索并走出一條生態脫貧的新路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由此帶來的區域差別、城鄉差別的問題仍然存在。既面臨許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還面臨因自我發展能力培育需要一個過程而可能發生的返貧現象,尤其是實現脫貧幫扶由“輸血式”向“造血式”機制的轉變,任務依然艱巨。因此。要以“兩山論”為引領,在山水上做文章,探索一條生態脫貧的新路子。關于生態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立足當地資源,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商則商、宜游則游,通過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就地脫貧”“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在生存條件差但生態系統重要、需要保護修復的地區,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努力實現生態脫貧,比如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等等,都為我國走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得益彰的生態脫貧之路指明了方向。
以“兩山論”為引領,全面踐行讓城市融入大自然和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構想。“十四五”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推進,改變著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總格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城市發展必將面臨城市迭代和創新。“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代表了中國城鎮化發展的總方向、總趨勢,“十四五”時期必須探索走出城市與自然和諧的綠色發展之路,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必須以“兩山論”的重大戰略理念為指引,城鄉互動、區域一體,使美麗鄉村成為魚逐水草而居的綠水青山之地。
以“兩山論”為引領,全面推動“十四五”高質量綠色發展。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基礎上形成的重大發展戰略,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綠色是題中應有之義;綠色發展,就其產業體系而言,其實質就是要實現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兩者相互一起,逐步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和促進生產方式轉變的關鍵性要素和力量。當今時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在信息產業、智能化應用、新材料、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修復、生態技術、循環利用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已經成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祥魁